
2025-08-07 16:27 点击次数:71
作者:刁禄
磨腰掌是“张家拳”主要功法之练习此功,必须有马步桩基础,练功时间以晨练为宜,选择空气清新、流通、干燥的清静环境静练此功。练功时,要避免外界干扰。最好空腹,放松腰带,气要沉丹田。丹田为气血在意识支配下的聚散地,“劲”的发放均在于此处,需细加体会理解。练此功可为意、气、劲、形合一打下良好的基础,同时也使下盘稳固,为上肢发劲奠定稳固支撑根基,此外也锻炼了筋骨膜的韧性。
本功法是以腰带动大小臂与手掌向四方平转画圈,从外形看好似推磨的动作,故称之为“磨腰掌”,以腰为轴转动身体,加上肢体动作,练出横、磨、崩、撑等劲力,并于其中理解阴阳劲的变换。
此功对体能消耗很大,如练习第五式“铁板桥”时,1.要有很好的桩功,膝部要用很大力。为了保持平衡,底桩不动,不许上下起浮;2.向后折腰(不是向后弯腰,弯腰是柔力),腰要尽量挺平,要有“挺力”,这不是一般的用力,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才能做好;3.手掌有上撑力,要撑圆,与肋下撑为一体;4.手掌上还要做出刚与柔力的变换,要读30至60秒;5.胸腹内还要放松,皮内肉外内膜要崩紧。以上这五项要求要同时做到,是很要劲的,要有很好的基础功,练时必须不怕苦,要有恒心。练习此功法,已婚者一定要节欲,否则容易练出毛病,甚至能使人吐血,此点务请习者注意。
练此功时要自然张口,自然呼吸,最忌端肩、气浮、全身用力。
练习步骤:
1.自然直立,双手下垂,分放大腿两侧;用口有意识地深呼吸九口气,口人鼻出。出气时,舌顶上腭,以换出体内的浊气,用的是腹式呼吸(关于“腹式呼吸”,上期《武八段锦》一文中讲过)。2.接上式,双手上提,分别横置腹前,手指向内,手心向下,垂肩坠肘,双掌遥对,用力撑圆。默读30~60 秒钟后,双手全部放松不用力,大小臂和肩部亦放松不用力,只用意念向手贯内力,默读30~60秒(图1)。这种先实际用力再意念贯力的方法称为“阴阳力”或“刚柔力”的变换,两次所使之力是不同的3.接上式,①沉肩,双手指尖撑力,手掌外旋至指尖朝前,再折指使指尖垂直向地面,接着变拳提起,分在腰间两则,拳心朝上,肘向后微微用力紧靠肋下。紧握拳,气沉丹田(图2)。
图片
②右脚向右平开出一肩半宽距离,下蹲成马步桩,自然垂肩坠肘,十趾紧抓地面,始终不变(图3)。不停,左拳不动,亦不用力,右拳打开变掌,向前平伸出去,胳膊不可伸得太直,高与乳平。随着出掌向手上贯注气血,默数30-60秒(图4)后,手掌左右微晃,同时向正前方挺力(最多可挺九次),默读30~60 秒钟。4.接上式,右掌用力向右侧平移,臂与肩平,手指向右前指,目光随手走,贯力、气、血于手指,默数30~60秒(图5)后,手掌左右微晃,手指前指挺力,向手上贯气血,再读30~60秒钟,注意此时胳膊不可伸得太直。
图片
5.接上式,圆撑右掌举至头顶上部十余厘米处,目随掌走,手心向上:在手掌撑力的同时,右肋的筋也要撑紧、撑圆,胸、腹亦要崩上劲,但同时体内却要放松(这种紧、松的匹配,是为了崩皮里,肉外的内膜)。在撑掌同时,向正后方做折腰动作(俗称“铁板桥”),折腰角度七十度左右,要求马步桩不动,不能上下起伏。以上的动作要同时一起做到,头自然后仰,呼吸要自然,气要沉丹田,十趾要用力抓住地面。动作到位后,默念30~60秒(图6).手掌用力撑后,放松,只微用一点儿力向掌上贯注气血,默念30-60秒钟,这就是刚柔力的变换。6.接上式,慢慢向左翻滚拧腰,以腰带动大小臂向里手拧转,同时向左插掌(此时大小臂与手掌拧成“麻花”状),马步桩变弓箭步桩,右腿撑直,足后跟要蹬力。向左方挺插的手掌用力前挺三至九次之后,再耗30~60秒,扭颈回头看右足跟(此时侧看右手掌至右足跟,上方呈“弓背”型)。右手掌插力与右足跟蹬力,用力方向相反,使上方“弓背”崩紧30~60秒(图7)。接着,原式不变,全身放松,先用意念贯内力于手掌,足跟微微用力,默数30 秒;手掌贯力后,再换成足跟用力蹬,插掌放松,默数30秒。在这一分钟内,手与足变换刚柔之力。
图片
7.接上式,弓箭步不变,大小臂和手掌也还是拧着“麻花”不变,转腰,以腰带臂、掌,磨掌至身体正前方停顿,臂与肩平直,挺掌用力,默读30~60秒;然后放松整个胳膊,向手掌上贯注气血,同时见手掌、挺力,默读30~60秒(图8)。8.接上式,右手掌与腰同时磨转到右后方180度,手掌到右后方右肋后下部,臂与腰夹角成40度,掌心向上,手指斜指向地面,肩臂与手掌此时还在拧着“麻花”。不停,手掌不动,上身调整向正前方,下盘弓箭步变成原式马步桩。这个式子是在磨腰180度同时调整弓箭步变成马步桩的过程。这时沉肩把小臂向右外方提起,手掌由身后转磨手掌向正前方,拧麻花的大小臂要自然还原,这时手指指向正前方,肘靠肋下肘尖向后,调匀呼吸(图9.10)。
图片
9.二次向后折腰,同时向前插掌。腰向后折时,头部自然放松,同时胸腹要放松。随着折腰,自然崩皮里、肉外内膜,脊椎整体挺劲。手臂前插臂伸得不要太直,松肩坠肘,到位后手掌向前挺力,上身向后挺力,手掌的高度是根据折腰的高低而定。读秒30~60秒,然后整个胳膊要放松,手掌微用力,以领内力向手上贯气血,默念30~60秒(图11、12,图12为侧面)。
图片
10.变马步桩,手掌要从小指开始收为拳,收到腰部,整个变拳收掌回腰于运动中完成。在行功中,胸腹要紧收,收掌时肘要有后座力,以肘带手收回,同时也回复马步桩(图13)。左掌练功与右掌练磨腰相同,式子相反。
11.反背锤(又称反背拳)。接上式,马步桩不变,双拳拢肋,出右拳,向左侧平移,向上翻转小臂,右拳到头顶上方,向右侧方直接砸下,成一半弧状。向下落拳时,要沉肩坠肘,作10次(图14、15.16),左拳与右拳相同作10次。马步桩不变,左右依次交替,打反背锤,马步桩随之慢慢变成直立式。做反背锤的次数由个人而定,直到上身直立为止。
图片
(房宝林据董艺演练照片绘制动作图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